Search


除了學習表達自己的情緒之外,能不能也尊重別人的情緒呢?

我的朋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除了學習表達自己的情緒之外,能不能也尊重別人的情緒呢?

我的朋友們,最近遇到了喪親、分手、朋友的朋友慘遭劈腿等創傷事件。

(這樣寫下去,還有人想當我朋友嗎?)

FB上出現了不少這樣的留言:「別難過了,你還有我們啊!」

我當然知道大家的本意都是關心,希望朋友趕快好起來,問題是,為什麼不可以難過?為什麼要趕快好起來?還有,有你可以幹嘛?

想像一下,如果你的朋友感冒了,一直咳嗽,你會怎麼告訴他?

(1) 別咳嗽,你還有我啊!

(2) 一直咳嗽一定很難受,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?

即使最後你朋友去看了醫生,也吃了藥,你會期待他明天就不咳了嗎?

不會,因為常識告訴我們,感冒會自己好,但是需要一點時間。

如果你能了解感冒是不會馬上好的,那為什麼要情緒困擾的人趕快好呢?

在前面的文章裡提過「好旁人」這個概念,有時我們常容易公親變事主,明明難過的是別人,焦慮的卻是自己。

熹貴妃說「喜怒不形於色,心事勿讓人知」,華人對情緒一向壓抑慣了,連正常情況下應該要出現的情緒,也一併被壓抑了,很多大人在孩子哭的時候,第一句常常是「別哭了!這有什麼好哭的!」,而不是「你真的很難過,為什麼在哭呢?」

我們不只壓抑自己的情緒,看到別人的,也覺得該壓抑。

所以,「尊重」是第一步。

再來,「好旁人」不管再怎麼好,終究是「旁人」,友情再怎麼可貴,終究取代不了愛情,如果你想當個好旁人,請告訴對方你可以做什麼 (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下),通常傾聽與接受是第一步,別急著給予什麼協助 (你又不能當人家的男/女朋友),準備好做對方的依靠,還有,如果人家暫時不想讓你幫忙,也別多嘴,關心他的狀況就好。

最後,我的朋友,請盡情的難過吧!這真的是人生很難度過的關卡,希望你.............趕快好起來 ~''~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臨床心理師、作家。 演講或課程邀約請洽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